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山东中考 - 日照中考 - 正文

2012日照中考球类健美操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来源:2exam.com 2012-5-27 10:10:15

2012日照中考球类健美操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篮球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助跑摸高(30%)

1.测试方法:考生任意选助跑路线与起跳,摸最高点计其成绩,每人做两次,记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2.评分标准:以摸高的高度排出考生名次顺序,高者名次列前,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二、五点投篮(20%)

1.测试方法:以篮球中心投影点为中心。男5.6米,女5.3米的距离,五点投篮。考生按1--2--3--4--5的顺序投篮,每点投篮4次,然后移动到下一点。共投20次,计投中的次数。考生不用抢篮板球,由工作人员抢篮板球放回篮中。每人做一次,投篮方式不限,但必须在一分半钟内完成。方法如下图:

 

 

 

 

 

 

2.评分标准:以投中次数多少排出考生名次,投中次数多者列前,投中次数相同者名次并列。

三、综合运球(20%)

1.测试方法:测试在28×15米的篮球场进行,A点位于中线上,也是测试起点和终点,B、D两点位于各距边线3米与弧顶齐平处,C点在中圈中心。E、G两点在罚球区第一分位线上,F点位于弧顶中点。考生从A点开始做运球上篮,同时自动计时开始,球中篮后,立即抢篮板球,运球依次在B标志杆前做后转身变向换左手运球,到C标志杆前做跨下变向换右手运球,过C标杆后立即用体前变向运球换成左手运球,到D点前做后转身变向换右手运球,接着右手运球按逆时针方向绕过E标志杆,至C标志杆前做背后变向换成左手运球,接着右手运球按逆时针方向绕过E标志杆,至C标志杆前做背后变向换成左手运球,到F标志杆前做体前变向换右手运球并按逆时针方向绕过G标志杆,最后运球冲过位于中线上A点,此时自动计时停止。如图:(图中实线为运球线路)

 

 

 

 


2.要求:①运球过杆时必须在距离杆前1米×0.20米方框处完成,并有一脚踏方框。否则判为遗漏动作,每遗漏一次加一秒。

②持球跑、两次运球、碰倒标志物等判为违例,每次违例加0.5秒。

③绕过G标志杆后,必须按正常的快速运球冲过中线,不允许用大力将球一下拍出中线,如有违例,加0.5秒。

④运球如有中断,必须从中断处重新开始运球,否则成绩无效。

3.评分标准:以测试成绩排出考生名次顺序,成绩优者名次列前,成绩相同,名次并列。

四、全场或半场比赛(30%)

1.      测试方法:根据考生人数和具体情况,进行全场或半场编队比赛,攻防时,考生位置分工必须明确,采用半场人盯人防守方法,测试攻防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能力。每场比赛时间,要以能够全部观察、了解每位考生的情况而定,一般应在10—15分钟左右为宜。

2.      技评内容:

①个人攻击能力和助攻能力:根据进攻战术分工的要求,对进攻技术应用的及时合理性和熟练程度如何,选位移动是否准确及时,投篮、传接球、运突等技术运用是否合理、快速、熟练、准确,能否结合场上攻守变化情况采取应有的合理行动。

②个人防守能力和协防能力:根据防守战术分工的要求,对个人防守技术的运用能力防守中的攻击力和协同防守的意识与能力如何,能否结合场上攻守情况采取应有的合理行动。

③战术意识:根据攻守战术分工的要求,个人在攻防运用中,采取的行动是否合理并符合战术需要,能否抓住并控制比赛中的攻守转换速度,掌握好比赛的节奏,能否创造与抓住攻防战机,扩大视野等。

3.      评分标准:

优秀:较好的完成以上三项技评内容(8.5—10分)

良好:较好的完成前两项技评内容(7—8.4分)

及格:三项中有一项完成的稍好(6—6.9分)

不及格:未能完成三项技评内容(5.9分以下)

 

排球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助跑摸高(25%)

1、测试方法

 考生以助跑双脚或单脚起跳,单手触摸摸高器,记录器显示高度。

2、成绩评定:

每人摸高两次,取最高一次为决定成绩。

二、扣球(25%)

1.测试方法

考生站在场区4号位将球传给辅助人员,之后上步起跳将辅助人员传起的顺网一般高球扣入对方场区(左手可在二号区),每人扣6个球,要求3个,直线3个斜线每球4分。轻扣减1分,吊球为0分。(如图):


2.规则:扣球技术必须符合规则要求,否则不计分。

三、比赛(50%)

1.测试方法

  六对六比赛(不含自由防守队员)

2.成绩评定:

  根据考生在比赛中的实际表现,即攻防意识与效果,技术运用的规范合理性,配合与协调能力和比赛作风等进行评定,评定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如图):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10—8.6
 8.5—7.6
 7.6—6.0
 5.9—0
 

 

3.规则:执行最新排球规则

 

健美操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测验项目

1.身体基本形态

2.专项素质:俯卧撑、仰卧起坐、高踢腿、劈叉

3.专项技术:单臂俯卧撑、直角支撑、躯体分腿跳、垂直劈叉转体360度。

二、评分标准及要求

1.身体基本形态:满分为20分(见表一),占20%

2.专项素质:满分为60分(见表二),占40%

3.专项技术:满分为20分(见表三),占40%

三、其他

1.音乐:考生自备CD或磁带,音乐要录在A面开头。

2.着装要求:考生外表与着装必须符合规则要求。


表1   身体基本形态评分标准及要求


内容
 要求
 评分标准
 分值
 
身体基本形态
 身高:

(男)165—180cm

(女)158—172cm
 身高每超出或不足1cm扣5分
 20分
 
体形比例好

长相俊美

气质良好
 不理想扣5分

基本理想扣3分
 
面部、身体露出部分 不明显 不扣分

无明显疤痕及胎迹   如明显 扣5分
 

 

 

表2  专项素质评分标准及要求


内容
 方法与要求
 评分标准
 分值
 
俯  卧  撑
 双脚并拢,双手支撑地面、屈臂时,肩与肘同高,臀部稍翘,与肩起落平行,俯撑下降最低点时,胸、腹离地不得高于10cm或触地。推撑时保持身体姿势。
 
俯卧撑
 男(次)
 女(次)
 得分
 
35
 25
 15
 
30
 20
 10
 
25
 15
 5
 
20
 10
 1
 

 15
 
仰  卧  起  坐
 仰卧屈腿,分腿同肩宽,大小腿夹角90度,两臂头后屈,起坐时,两脚固定,腹肌收缩,腰部着地,仰卧时肩胛骨着地。
 
仰卧起坐
 男(次)
 女(次)
 得分
 
35
 25
 15
 
30
 20
 10
 
25
 15
 5
 
20
 10
 1
 

 15
 
高  踢  腿
 站立开始,做左、右腿向前、向侧、向后连续四次大踢,身体保持正直、髋正、腿直,两腿开度

大。两臂动作不限。
 
向前侧后大踢腿三种
 男(度)
 女(度)
 得分
 
170
 180
 5
 
160
 170
 4
 
150
 160
 3
 
140
 150
 2
 
130
 140
 1
 

注:左、右腿均衡评分
 15
 
劈  叉
 在地板或地毯上进行,姿态准确方向正、腿及臀部全部着地。
 
左右腿纵叉横叉三种
 大腿根部离地距离(cm)
 得分
 
0
 5
 
5
 2.5
 
10
 0
 

 15
 

 

 

 

表3  专项技术评分标准及要求


内容
 要求
 评分标准
 分值
 
单 臂 俯 卧 撑
 两脚之间距离不得超过肩宽,自由臂动作不限,支撑臂肘关节方向不限期它要求同俯卧撑
 
单臂俯卧撑
 男(次)
 女(次)
 得分
 
4
 2
 5
 
2
 1
 2.5
 
姿态不正确
 0
 

 5
 
直 角 支 撑
 双手支撑整个身体,手臂撑于身体两侧,掌根触地,屈髋,双腿收紧、伸直、平行于地面。
 
直角支撑
 男(秒)
 女(秒)
 得分
 
10
 8
 5
 
8
 6
 4
 
6
 4
 3
 
4
 2
 2
 
2
 1
 1
 

 5
 
屈 体 分 腿 跳
 双脚垂直起直屈体位置(双腿夹角90度),手臂与躯干高于双腿、伸展开。躯干与双腿的夹角不大于90度,双腿平行或高于水平位置,双脚并拢落地。
 
屈体分腿跳
 质量
 得分
 
姿态好、重心高
 5
 
姿态好、重心稍低
 4
 
重心较高、开度小
 3
 
重心低、开度小
 2
 
未完成
 0
 

 5
 
垂 直 劈 叉 转 体 360 度(伊 柳 辛)
 双脚并拢站立,一腿后摆举起在垂直面内划圈360度,身体同时以支撑腿为支点转体360度,双手位于支撑腿两侧,后摆腿回位至起始位置。
 
垂直劈叉转体360度
 质量
 得分
 
360度转体完整、两腿开度180度
 5
 
360度转体完整、两腿开度170度
 4
 
360度转体基本完整、两腿开度170度
 3
 
360度转体不完整、但在180度以上,两腿开度160度
 2
 
未完成
 0
 

 5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